近年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就业服务中心始终秉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宗旨,坚持把就业创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提升就业服务保障“全覆盖”,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和创业扶持等工作,用心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把更加便捷、精准、高效的就业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今年以来,集宁区就业服务中心严格落实“岗位归集”机制,通过协调各行业主管部门收集领域内用工信息,并依托“入企探岗”活动深挖企业用工缺口。截至目前,已归集287家企业2395个空缺岗位,同步梳理出“有人无岗”人员清单650人。
依托“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大型招聘会等线下阵地,结合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构建“线上+线下”联动模式,精准向群众“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截至目前,新建及升级15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涵盖集宁区乡镇、街道办事处及4个大型商圈,覆盖服务劳动力23万人,覆盖范围95%以上;成功举办13场“线上+线下”大型招聘会,累计参加企业983家,共提供就业岗位20444个,发放就业创业政策宣传资料7000余份,达成就业意向1315人;公众号发布各类用工信息328期,累计为715家企业推送13960个就业岗位,为用工企业和就业人员搭建方便快捷的双向择业“快车道”。
推出“培训+灵活就业”新模式,以“民族特色手工艺品编制及工具制作”“服饰代加工”等为培训内容为抓手,学员进行免费培训并且合格后可以将材料可以带回家里进行加工制作,成品质量检验无误后,培训学校支付报酬,让照顾老人的子女、宝妈等妇女群体可以实现“家门口”就业。截至目前,手工编织开班2期,培训学员41人,带动就业30多人居家就业,人均月收入约1600元。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紧扣集宁区产业发展规划,聚焦文化旅游、家畜饲养、康养、物流、餐饮等急需紧缺岗位,科学设置培训内容,精准开展技能培训,着力培养适配市场需求的技能型劳动力。截至目前,集宁区已开展网络创业3期86人,技能培训28期1151人。
开展集宁区“源来好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季活动,深入商圈、企业、社区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解读宣传册》等政策材料800余份,通过面对面讲解、实打实举例,全方位宣传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激发群众的创业积极性。截至目前,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0万元,扶持3名创业者创业,带动周边10余人就业。
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兜底线、救急难”作用,通过对辖区内就业困难人员摸底,对有就业愿望并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截至目前,公益性岗位安置163人,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3人。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公告2023年第15号)文件精神,目前享受“企业吸纳重点群体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企业4家,吸纳脱贫劳动力12名。
打造集宁区首个以“规范管理+暖心服务”为核心的公益性零工市场,2025年4月24日正式启用。市场内划分4个功能区,主要为求职者提供岗位推荐、用工登记、纠纷调解、休闲娱乐等服务。市场积极探索数字化管理模式,通过网络平台和微信群,及时发布用工信息和求职需求,实现线上线下信息同步更新。现已收集126家企业信息,建立4个企业微信群,每周收集就业岗位约75个,每天提供日结性(零工)岗位约40个,日均服务劳动者超400人次,收集劳动者求职登记340份,开展免费集中技能培训1期40人。(张志宇)